”。
打来打去,分分合合,就成了常态。
周王室所行的那一套“当天下之王”规制,被各个诸侯国,都学得很好,很到位;可是,对于守藏室里的那些史书典籍上说的“仁义”类的东西,各位大王,却是特别容易有选择性地“遗忘”。
老子正值盛年,也是把自己的所有的才学,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替周天子,在舆论上,争取着“正统”的地位。
他的名声,也渐渐在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圈层,给散播了开来,吸引了许多慕名前来求教的人。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来自鲁国的年轻人,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几千年,就算是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推崇。
没错,他就是孔子。
不过,这一年的孔子,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童,就算是来到向重面前,还得尊称向重一声“大哥哥”呢!
所以向重此次东游的重点,还依然是老子这里。
基于“爱屋及乌”,上次在老府得到的款待,向重记忆还很深刻。所以,此次东游去见孔子之前,向重先去了陈国,直接去老府,不仅拜访老子的母亲,也顺便拜见常纵师傅。
向重订的东游求学计划,是:“陈国、周国、蔡国、鲁国、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