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起来后,萧宁将右脚放在左脚的右斜后方,紧跟着缓缓将身体朝下半蹲,上半身开始与长板的板面成平行状态。
最后,他将双手背在了身后。
以如此姿态将身体重心放低的目的,除了能让自身更好地去掌握感知长板的运动轨迹、状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目的。
那便是尽可能以较低姿态去破风,降低风阻。
在极限运动领域的速降项目之中,这种在高落差长下坡进行的公路长板速降,其实非常像是高山滑雪一类的速降运动。
动力完全由坡度提供,而想要让速度能够更快,就必须得让风阻更小。
像是一道箭矢一样冲锋的姿态,能最大程度减少身体与长板这个整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让速度更快。
因为挑战的起点本身就是下坡,在萧宁完全进入速降姿态之后,他的时速已经以极快的速度提了起来。
从三十公里每小时,到五十公里每小时,再到七十公里每小时。
他仍在持续加速。
扑面的狂风虽然都被佩戴着的全保护头盔给挡在了外边,但萧宁仍然能从那些风刮过身体的声响感知得到。
除了这样的响动之外,那一股强大的、持续的、正时刻在向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