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要准备打年糕了。
老院长那里,京都那里,送年礼都是远路。她又准备多折腾些花样,于是就要提早开始。
正好,先前的地动,岭上各家虽然没受什么大损失,但到底惊魂一场。如今热闹一下,也算是安安众人的心。
果然,听得小米要打年糕,预备年礼,村里老少妇人都欢喜起来。第二日一早,前院就聚了十几号,倒是比上学堂的淘气娃子都要多了。
小米见此,索性又添了几样儿,除了年糕之外,再加山楂糕,枣泥糕,糖霜小米糕,炸香油果子,豌豆黄,总共六样,送礼也好看。
这一两年,老熊岭众人常在一处吃饭,妇人们整治个十几桌的席面儿都不发憷,更别说这样的小活计了。刘婶子大嗓门一吆喝,很快就分好了工序。
洗大枣的,蒸山楂的,蒸糯米的,砸米粉的,热火朝天就忙开了。
铁夫人被扶着坐到了廊檐下避风又朝阳的位置,腿上盖了被子,倒也暖和。
众人都知道她是借住赵家村而遭难的路人,心里不免多了三分同情。有心想要搭几句话,又见她神色冷淡,就都怯了脚步。
倒是风娘热情又勤快,很快同众人打成一片。
这些准备工作很是杂乱,刘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