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这些层次的学子,都在第十层。
而剩下的许多学子,则是在第十层之下。
“这就看出来差距了。”围观众人此时看向书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每个人在第几层,而此时,他们也都是开始议论起来。
“书山之中的典籍,浩如烟海,想要攀登高峰,除了需要家学渊源之外,还需要能够回答好书灵提问的问题。”有大儒叹息道:“这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读完夫子留下的书籍很难,想要完整准确的回答出书灵的问题,也很难。”
“当初宋大儒,应该是攀爬到了第九十层?”有人开口问道。
“是的,宋大儒年轻之时,就已经了典藏的所有儒家的书籍,他的学问自然是极为精深的,也是在攀登到第九十层之后,才能够打破一般大儒的限制,成为了当朝唯一以为八品大儒,宰辅之姿。”其他几位大儒似乎是陷入了回忆之中。
书山自从夫子仙逝之后,就留了下来,这期间,不知道有多少儒道中人前往书山攀登过。
毕竟在书山之上收获极大,所以每一位有资格进入到书山之中的儒生,都不会放弃,或者错过前往书山修炼的机会。
包括夫子之后的三位圣人,都来过书山。
据传闻中说,三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