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标是?”
台下,所有人已经握紧双拳,与有荣焉,在这一刻齐声大呼:“120年!”
不是八十年,也不是一百年。
他们的目标是120年!
带着这般情绪,所有人直到最后一节沉管运到泊系区域,都依然平静不下来。
一个个步骤,干净利索。
每个细节都监测到位。
无人水下对接,靠的是彼此的默契与仪器的精细。
“所有人,各就各位!”陆子安目光盯紧屏幕,声音果断而冷静:“开始!”
按照他们在会议室进行的一样,每个人分工明确,一个个动作快速而精准。
这一次的对接,比预想中的更加顺利。
迎流面积增大?他们采用的是更大的拖力和技巧,全面克服海流影响。
沉管太长,仿似加长版的“航母”在拖航中的姿态更加难以控制?管节系泊的每一次带缆都要经受流速、流向的影响,且走锚的危险陡增?在数次成功拖移的经验下,这都不是事。
而他们新研究出的深水无人沉放对接测控系统,则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无线应用,成为此次浮运安装的创新和亮点。
伴随着陆子安和苏林两位总工的一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