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来号人,正一路小跑过来。大多魁梧健壮,卷着袖子虎着脸,更有人手中握有锄头镰刀。
这帮人来势汹汹,穿过人群,一圈圈齐聚在了钱家门前,又站在了李大山的身后,口口声声和李家人同村,正是看不惯钱家所作所为,来支持李大山为女儿要说法来了……..
这么多的人,乌泱泱的,这是随时要干架的节奏啊!
彩嬷嬷吓得连退好几步,李大山则是暗自得意。
他早有计划,就想要钱家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就范,所以让儿子在村子里召唤了帮手。村民们么,都穷怕了。只要给钱,他们自然愿意。
于是李家儿子一叫唤,谁家要愿意跟着他来钱家讨债出头的,可以得一两银子。事成之后,还能再得一两。
什么?进一趟城吆喝几声可以得二两银子?这和白给有什么区别?这天大的好事啊!这一亩地的产出才几个铜板?于是,那些村民地里的农活也不管了,纷纷跟在了李家兄弟的身后进了城。
全村总共三十五户人家,这直接就来了三十户。
张氏又告知众人,只要跟他们进城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有茶钱拿。于是,几乎每家都来了多人。有几家把老人孩子也都给叫上了。
大略算下,至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