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不安宁,是自己做的不对。
姥爷姥姥肯定是不会和大姨计较的,只要她勤劳肯干,好日子还远么?这皆大欢喜的局面是老人最愿意看到的。
一家人合计好的章程,就分头行动。大姨夫找木匠订做了做豆腐用的工具,姥爷找了熟人托关系买了一台电动磨浆机,大姨跟村子里很多家打了招呼,订购了黄豆,小姨则帮忙租好了院子。等一家人把豆腐坊布置好,试做出又好看又好吃的豆腐和其他豆制品,姥爷和小姨又给联系好了几家厂子食堂的供应合同,豆腐坊就在一家人的期待中,热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这在镇子上还是头一家,因为选址靠近市场,很多来买菜的人都会在早上到豆腐坊买些豆浆豆腐脑什么的,于是颇有些经商头脑的大姨夫又在早上增加了油条和筋饼什么的配合着豆浆豆腐脑出售。
大姨的豆腐坊成功打开了局面,逐渐有了名气,因为品种齐全,货真价实,诚信经营,附近周围的饭店和单位食堂很多都在这里采购,大姨当初跟姥爷要的盖房钱相信很快就能赚到了。
解决了姥爷的困扰,二端的日子又回归平静,每天和哥哥一起上学,忍不住在老师看不到的时候打呵欠。放学后写完作业就出去疯玩,小河沿儿,山脚下,稻田边,都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