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少。”
“崔公果然博学。”
“不敢当。”
“只是几百年后、千年后的人又是否能知晓我们现在如何说话、织布、行医、务农、占星、算命,诸如此类?”
“先生意思是说……”
“在下从未听说过有一部大典,能将万般学识尽收其中,能让后人知晓我们这个时代的全貌……若有这么一本书,必被后人奉为瑰宝。”
“……”崔南溪停下了脚步,陷入思索。这样一部书,必是一部伟大的书,它不用像写诗词文章一样,要神来之笔、要妙手偶得,只需知晓万事万物,这正巧是他的拿手本事。
只是这么大的一部大典却绝非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不仅要很多人,恐怕还要有皇权支持才对。
所幸当前大晏重视经济文化,自己若上书谏言,倒有可能被圣上应允。
若数百年前有此书,那战乱年间遗落的东西便不至于彻底失传。若千年前有此书,那今人的目光便可跨越时空了。
“只是后人能珍视此书吗?”
“既是宝物,自有人珍视。”
“万一此书也遗落了呢?”
“即使此书遗落,书名与崔公之名也当名留青史,只是没那么响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