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州最西南角,是三州交界处同时与越州东南角和寒州东北角接壤,不过天线和雄关隔开了它们,这也是十几年前越州被塞北人肆虐而召州却受害不重的原因之一。
此刻行走其中,街道虽窄小老旧,两旁房屋也矮小,不过临近新春,路上却也有不少人烟,得益于正是上午,还能看见不少摆摊的商贩。
卖炭的卖柴的,也有卖水的。
卖鸡蛋的,卖筲箕簸箕的,更有意思的是,宋游还看见了替人包皮蛋的。
相比起越州的无人之地,哪怕比起言州的县城,甚至比起禾州的县城,墨竹县的人都要多不少,也都要更像个样子。不过比起南边的县城,墨竹县就寒酸很多了,这年头很多官员被贬谪,大抵也就是往召州还有最南边的岛上贬。
地上倒也铺了石板,马蹄踏着叮当响。
偶有台阶,马儿也小心上去。
道人问了好大一圈,这才找到城中间的一家客栈门前。
托了大晏经济发达的福,也多亏这墨竹县在三省交界,又特产做笔用的墨竹,很受大晏文人雅士喜欢,这城中的客栈、车马店倒也像个样子。
宋游把马放在外边,迈步进去。
门槛很低,可拆卸的。
进门是个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