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算来,孩子们只需负责豆地的浇灌。”楚清总结道。
“48个孩子能负责三个村的豆地?”谢先生怀疑到。
楚清心算了下:“48个孩子浇2亩地,大概半个时辰够了。每天放学后孩子们都用一个时辰去浇水。轮换着,按照每块地六七天浇水一次的规律算,怎么也该轮换得过来。再说,还有田假呢,也不能指望孩子们把活全干了。”
“你们都听到了?”谢先生突然转向门外说道。原来三个村长都杂物房外候着呢。
“听到了,听到了。”
“这办法可行。”
门外几个村长回应道。吴村长说:“稻田的水本也没有指望孩子们,那是大人们的事情。不过袁娘子说的再起几口井倒是可行的,谁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大旱。有备无患是好的。”
下午临放学的时候,谢先生把三个班的学生都集中到学堂的院子里,讲了这件事情。学生们都觉得很新鲜,纷纷讨论起来。毕竟是三个村的孩子,而且就算同村也会有亲疏远近,所以谢先生亲自给孩子们分了组,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每个组三个村的孩子都有。只让他们讨论小组成员的各自职责。
“先生,我们如果做得好,可有奖励?”有冬班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