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热闹,你看前两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说的是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这明明是一片悠然的山野景象;
可后面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把目光转到屋中,说自己如何宴请宾客,此处讲的是‘我’对人的礼;
待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讲的就是人对‘我’的礼。
可是先生在讲这一篇时说过,这应该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的,那君王为何宴请群臣?
自是为了政事,碍于君臣之间的礼数,君王希望通过宴会沟通与臣子们的感情,但是由于思想的隔阂、等级的隔阂,所以君王以‘哟哟鹿鸣’起兴,去感染众臣子的心情。
看吧,貌似赞美宴会的热闹景象,实则强调君臣之和谐。那君臣之和谐又是为了什么?自然是要就一些政事达成一致的思想。”
秋生连连点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点是他所欠缺的。
“那又为何说不难?”裴庆又问。
“因为童试只需要把这段话背下来或者默下来就行,最多考个释义,不必作策。”小宝答。
“这篇《鹿鸣》要这么理解吗?先生也没讲过一定是君王的宴请,没准儿还是一个家族内部的宴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