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就体现出来了。
“你好,我是轧钢厂的工人,这次来想办理借读证!”
说着,杨小涛拿出介绍信,递上去。
管理员只是看了一会儿,没有核实,就开始办理借书证。
很快,一个巴掌大小的小本子,就是这年代的借书证。
上面有杨小涛的名字,籍贯和工作单位。
后面几页,是要带回去借读的书籍名字,也是方便管理。
在图书管里看书不要钱,但要是带回家看,每一本都要一毛钱的押金,等书看完还回来,没有损伤后就能退回。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一毛钱,加上充足的时间,就能将图书管里的书全都看完。
当然,你要有时间才行。
办好借书证,杨小涛在图书管里走了走,随后选了五本书,其实也是一本,只不过分成了五本。
名字就是《资治通鉴》。
现在,杨小涛发现读这种历史文不仅能读进去,还能当成生活的调剂品。
最主要的是,这本书有白话文的,不像收购站那里淘来的书,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
至于现代文学,还是留给以后吧。
当然,杨小涛也没打算利用储物空间拿图书馆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