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需要人力去做才行,远程操纵太过不便。譬如对于飞船内部问题的判断以及解决,比如战场的临机决断等。
种种因素导致,无人远程操纵飞船仍旧无法代替战士们的实际操纵。它只能作为一种战场上的辅助手段,无法成为主流。
但这个问题对于陈岳来说根本不存在。陈岳所具备的庞大算力,让他可以完善的掌握飞船之中的每一个细节。远程操纵还是实地控制,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区别。
“能量护罩技术必须要加快研发,尽快掌握。”
陈岳下定了决心。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在三眼人科学家的连日奋战,在数百座专用的科研中心夜以继日的实验之中,能量护罩技术涉及到的数万个工程难题,以及几十万个零部件的制造,被摧枯拉朽一般接连突破。
掌握了量场方程组与规范分析之后第十一年,第一台能量护罩发生仪原型机终于建造完成。
此刻,超距通讯仪经过十一年的迭代优化,体积已经降低到了地球时代一辆汽车大小。电磁能量炮则已经降低到了一座房间大小,勉强具备了安装在飞船上的可能性。
这台能量护罩发生仪的大小,则比前两者的第一代原型机更大出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