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各样水平不同的外科止血方式。比如变通差的医生,追逐每一个血管,追逐每一个红细胞。
用电刀恨不得把脂肪都烤成发焦的羊肉串,恨不得把每一片暴露的组织器官都要用烙铁给烙一遍才放心。
这是一个极端,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屠夫式的外科医生,他们的信条就是:出血总会停止的。
所以,血流如注的手术视野中,他们勇往直前,止血?不用,患者自己就能靠着凝血机制自动止血的!
其实最好的凝血因子就是外科医生,弥漫性的渗血,满手术视野都如同被血液包围了一样的慢慢渗血,这一定是静脉出了问题。
而鲜红色的血液飙向天花板的时候,这一定是动脉损伤了。
出血越厉害,医生一定要越镇定,一旦面对出血的时候,医生乱了阵脚,想都不用想,这病人得挂。
这时候的医生,首先要判断出,到底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而且还要预判到底是哪个部位出了血。
这是抢救出血患者的前提要素,如果忽略了这两个前提,如同大头苍蝇一样,满肚子的乱翻,患者直接就能滑入死亡三联征(酸中毒,低体温,凝血障碍。)
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什么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