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钱粮,但却解决了秦淮茹一大家子的生存问题,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不得不说李新民这件事情处理得还是很有水平的,这个方案得到了厂里领导们的一致赞同,也让秦淮茹一家欣然接受。
二十七块五的工资,养活两个大人三个孩子够不够用?
这要看怎么说了。
如果吃的差点儿,别买新衣服,也别置办任何大件儿,尽量少买或干脆不买非必需品,再保佑一家五口人最好别生病,这五口人靠着二十七块五毛钱在六十年代的京城是勉强可以活下来的。
就这样的生活,也比农村强太多了。
六十年代京城低保水平是每月五块钱。一般来说,国家发放的低保标准,就是保证一个人饿不死的水平。
比如现在,22年,京城低保是八百块钱一个月。一个月八百块钱在现在的京城能活下去吗?
只能说把几乎所有钱都用在吃上就饿不死。
秦淮茹的工资平均到一家五口人身上也就是五块五毛钱,比低保水平高五毛钱。
按日均收入来算,就是一天九毛钱。
这时候最次的棒子面等粗粮差不多是八九分钱一斤,哪怕每天的收入全部用来买粗粮,也只能买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