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陶君兰这才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愤怒,冷冷的看着刘氏转述李邺的意思:“王爷也不同意,这事儿显然是不成了。”
刘氏看向李邺,目光尖锐,声音冰冷措辞犀利:“王爷连嫡庶都不顾了么?若钰儿还在,我又何必如此?难道王爷以为我愿意如此?可是既是端王府的长子,将来要继承这一切,那就必须如此。否则,名不正言顺!庶子如何能继承家业?别忘了国朝律例!但凡无嫡子继承家业者,家产充入族中。庶子是无权继承家业的,王爷忘了么?还是说,这偌大的端王府,王爷根本不在乎?”
国朝的确是有这么一条律例。不过事实上真这么做的是极少了——毕竟没有嫡子,也有庶子。除非是连庶子也没有了,才会如此。当然,为了这一条律例,基本上最后也会将庶子挂在嫡母的名下充作嫡子的。
但是,这个情况在皇室宗亲里是不适用的。以前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正妻生不出嫡子,于是只好让庶子继承家业的。除非生母的地位实在是太过卑贱上不得台面,一般也是不会将庶子非要记在嫡母名下的:只要事先上了折子禀明情况就能将庶子立为名正言顺继承家业的世子。
所以,刘氏这一番话,非要强求也说得过去。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