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起来,一瞬间完成了从齐涉江跟他们的板眼,到他们去贴齐涉江的调。
齐涉江到底学了多久老白不知道,单说嗓子里这韵味,也必须赞一声祖师爷赏饭。就连站在台上的架势,也让他想到两个字:角儿。
唯一一点让老白有些不明白的,齐涉江唱的韵律乍一听有些像穆派梅花大鼓,唱腔好像还有京韵大鼓的影子,文辞也像是《何必西厢》鼓词里头的,但又有些不同之处。
他听过那么多种鼓曲,也听不出来这到底是哪个流派的,总不能是这小伙子自创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是半架空哦,有些设定内容是我捏造、移花接木的,为了爽而已,老读者懂我~
第三章
齐涉江不是专业的大鼓演员,还真没自创过鼓曲。老白之所以听不出来,是因为他刚才唱的那一段,听着有大鼓的影子,但其实根本哪种鼓曲都不是,而是子弟书!
比起鼓曲,他觉得子弟书的唱腔和这首歌更加般配。
“子弟书”是往日京城八旗子弟里首创的曲艺形式,因此而得名,题材、曲词上比较文雅。
在齐涉江那会儿,会的人就极少极少了,基本消失在大众视野,几乎等同失传。他也是机缘巧合,才从一名没弟子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