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控制发电站和其他复杂的工业设施。
尽管旗开得胜,苏连未能保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问题出现在微处理器问世之后,70年代初,电子器件变得极小,已经无法手工装配。
为了生产这些器件,需要无线电电子厂和制作硅晶的真空环境。
与此同时,苏连和西方国家开展技术竞赛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斯大霖时期,没有人向苏连出售用来进行氢弹运算的计算机。
在布鲁克和拉梅耶夫的时代,能够工作的数字计算机只有M国才有。
要想拥有计算机,只有自主研制一条路。
到了伊里奇时期,苏连扩大了高价石油出口,并开始用得来的钱购买技术。
即使不便宜,也比自主研发容易。
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卡马汽车制造厂和第一批使用仿西方微处理器的电子计算机相继出现。生产设备也从国外运了进来,
当电子计算机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苏连和西方之间的差距拉开了。如果说从菲亚特公司购买的“日古利”汽车落后了十年,那么计算机则整整落后了几十年。
等到进口技术实现产业化,西方已经研制出更加先逬的新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