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停顿,唯有那些理解需要李易从做过的练习册中寻找相似的答案。
十分钟做完选择题,他其实可以更快,第一眼扫过去答案已经出现在脑子里。但是考虑到高考只能提前三十分钟交卷,做得太快只能睡觉。
李易暗道:昨晚我应该通宵打游戏的,这样子待会儿就能补个眠。
接下来是现代题,一本齐地近代《老秦人的矿难》。作者并非齐人,而是秦人。
内容李易看过,简单明了的说就是为了躲避兵役东躲XZ的秦人。
李易从上百本资料中找出相似的答案,仅花了十五分钟就将所有题答完。剩余的填空题更不用说,也是洋洋洒洒的写吧。
除了作文以外的所有题目,仅仅是花了半个小时。理解完全依靠那强大的记忆力找相似,找不到相似之处李易直接选择不写了。
因为他的思维写不出高考理解所想要的答案,语文是一场非常主观的考试,作为更是重中之重。理解尚且有标准的答案格式,翻来覆去也不超过100个词汇,作文就很难有标准的答案。
李易实际上不是在考试,而是在抄答案。
最终他翻到了作文命题,目光扫过神情明显愣了一下。
官府的命题确实有些出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