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高飞便成功的被她说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高飞认同江虹的观点,但是当签字的时候还是有些心疼。
没办法,实在的这轻飘飘的一张支付牌照实在太贵了。
要知道支付牌照是有地域限制的。
一张只能在指定的区域从事业务的非全国性的支付牌照,眼下叫价基本上都在五千万~八千万不等。
至于全国性的支付牌照,如今基本上都要上亿了。
这价格~差不多都赶上高飞在港股借壳上市的开销了。
要知道这次高飞买“壳”也不过才花了一个亿多一点。
可是即便心疼高飞也只能无奈签字。
因为正如江虹所言,对于一般公司来说支付牌照可能没什么作用。
但是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集团公司来说,支付牌照却依旧逐渐成为构建企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性底层基础设置。
就像一把钥匙,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否则你便无法打通打通交易中的闭环,将所有的公司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这点来说,江虹的战略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
当然,所谓的“买牌照”自然不是真得去央行买,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