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个人在现实中可以做出后空翻,他的意识对此十分确定,并且他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忆和细节来加固这一意识,那么在“主观意识”这一方面,他就有了在虚拟空间中做出后空翻的必备条件。
现实中做不出后空翻的人,就不符合这一条,自然也不能在虚拟空间中做出来。
但如果仅凭这一条,还是会有一些bug。
不排除某些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疾病的患者,他们或许有一个十分笃定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在现实中是虚假的。就比如,他笃定自己是一只鸟,会飞,难道他在虚拟世界中就真的能飞么?
当然也不是。
因为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判定标准是“客观计算”。
当玩家通过VR游戏舱进入时,游戏舱会扫描玩家在现实中的体型,对他的基础运动能力有一个大致评估。
这个评估的范围非常宽泛,但能起到第一层筛选的作用。
此外,虚拟世界中有一套十分完善的物理引擎,在无数研究人员反复修正之后,已经与现实世界十分接近,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差别。
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做出某种具体的行为,还会受到这套物理引擎的限制,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