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对不对,因地制宜,对鱼儿来说,是要区别死水活水,肥水瘦水。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来讲,也是一样。钓鱼和钓官,是一样的道理。官员当中,岗位不同,其胃口也全然不同。有的岗位上不缺钱,我们就不适合用物质利诱;有的岗位上监管力度严格,我们就要另辟蹊径;有的岗位上监管力度薄弱,我们就可以少花些心思。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个岗位上的官员,所处环境的不同,利用灵活的拉拢方式进行策反,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陈富生使劲儿地点了点头:“你的理解,很正确。就是这个意思。钓位选好了,饵下好了,准备工作齐全了,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
我笑道:“那鱼儿,就应该上钩了。”
陈富生道:“鱼上钩,你能不能准确无误地收竿,将鱼刺中,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当中包含了几层信息,一,你的鱼钩要合适,大小合适,钩尖尖锐。鱼钩太小,容易跑鱼,鱼吃下钩后容易吐出来;鱼钩太大,鱼很难将钩吞进去。所以,鱼钩的大小,相当重要。具体到我们的战略上来讲,给政府官员实施利诱,施加压力,也要恰到好处。利诱的太过分,会把他们吓跑;利诱成分太少,他们不上钩,不买我们的账。其二,就是收竿时机。我们要准确判断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