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八百人的队伍回到难民安置点。
三百护卫,手段比绣衣卫狠多了。
在窝棚区巡逻,绝不废话,谁犯事,直接拉出来一顿暴打。
还将人拉到安置点绑起来,一绑就是一天。
五百个从新民县一期招募来的人,当年都是流民。
这些人,当年都经历了四海商行严苛的管教,甚至称得上是调教。从身到心都打上了四海的烙印,尽管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一开始这些人还有点畏手畏脚。
等到三百护卫做了榜样后,全都放开了手脚。一个个狠起来,连绣衣卫都怕。
严苛的管理,近十万人的窝棚区,称得上是民怨沸腾。
难民和流民毕竟不同,难民并非活不下去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这些难民,多多少少都有点家当。
一旦安顿下来,战争带来的恐惧阴影消失后,各种小心思就冒了出来。
管理上,比当年那些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满足的流民难多了。
难民分地域的串联,私下里议论纷纷。
抱怨窝棚区条件艰苦。
抱怨配给制。
配给制,按人头领粮食。领了粮食还得自己生火做饭,麻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