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而是描述的一个家长找了七年后的状态…
他一直在路上,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
最后跟和尚的对话很有感触。
“大师,我很痛苦,更痛苦的是为什么是我?我没做过什么坏事啊!如果是报应,为什么报应在我身上?”
“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缘灭,找到了是缘起,找不到是缘尽,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
还在备注里写说了‘佛家通行的“八苦”之说认为:人有八种痛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
贯穿《失孤》剧情中的“苦”,便是“爱别离苦”。
明大佑述、传灯钞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中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至亲至爱的孩子,因为被人拐卖而不能在一起,“乖违离散,不得共处”,这种痛苦,刻骨铭心,深入心髓,不仅揪心,而且钻心。
这篇文章是看了郭刚堂的新闻有感而发,愿天下没有人贩子!’
当然很适合改编成电影,所以,有公司想买,预料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