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喜看看隔壁书房的烛火,心说,这师徒二人竟然是心有灵犀吗,怎么突然都开始做学问了。
只是吩咐大利:「先生年岁大了,让先生身边的人,多注意一些,莫要让先生太过劳累,大爷那边不要过去打扰就好。」
另外就是把先生屋里的灯火,又加了一盏,就怕先生熬夜费眼睛。
然后自己一个孕妇肯定是不能陪着他们努力上进的,该休息就去休息了。
长了的事情,让姜常喜说常乐就没有什么事情,不贪玩那就不是孩子,别人还没说什么,人家常乐自己就调整过来了。已经够懂事了。
先生在大弟子不切实际的文章中,仔细推敲那些能够接受的,有利于增长学识的内容,或许可以接纳。
周澜在先生的文章理念中,寻找同自己教育方针能够共存的地方。
先生怎么教育他们,目的都是为了他们好,而周澜肯定是为了自家孩子好的,既然都是为了孩子,为什么就没有共存的可能呢?
这个问题,周澜思考了一夜。觉得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而先生就比周澜理智多了
,同自家大弟子说的那样,那就是闹笑话,可从大弟子那些笑话一样的想法中,提取一些可取之道,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