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赊欠,一年的俸禄。
有周大人打底,他们不丢人。可到底还是要看着这捐款的单子,考量几分的,真没人愿意被人说,不如个娘们。
周大人这事办的忒损。暗地里,多少人把周大人给骂了又骂。
不愿意不如娘们的有钱地主,那真是憋着气,一不小心捐多了。
衙役们都差异,这银子还能捐的这么轻松,到底是大户人家,斗气都舍得下银子。
别管什么世道,消息最灵通的永远是商人。而且人家识时务,懂进退。
没等衙役们上门呢,那些商户们就上赶着来郡守府了。都是来送银子的。
人家说了,关口安稳,他们这些商户得益最多。不用衙役们开口,人家说的明明白白的,那真是不一般的通透。
大商户就没有捐少于郡守夫人的,小商户们不敢攀比,可也没有少于周大人俸禄的。
看吧,这就是人家周大人,郡守大人划下的道道。多少人都看明白了这点事。
人家还调侃的说了,捐点银子,能排在郡守大人前面,也是体面。
周大人脸面被商户放在脚下踩,都不带变脸的,听到这笑话的时候,特别平静的说道:「本官就那么点俸禄,让人见笑了。恭祝诸位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