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感前途渺茫的难民,最终都跟着邱德贵一行人的脚步离开,实在是没勇气走下去的一群人,来到被烧毁的西河村,决定在此停留。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走下去没个安定的过冬场所,他们怕走不到一半便要死在路上。
邱德贵亲自上山查看地形后,也决定让邱家人在此住下。
以他们的脚程来看,此地离新安县城已有七八十里。
背靠大山,一有风吹草动可以往山里跑,地里还有没来得及收的白菜、萝卜、红薯等。
难能可贵的食物,给一群逃难于此的人,极大的安全感。
逃荒大半年的难民,好不容易有个落脚的地方,都积极地修建可以避风雪的房屋,这里离他们的家乡已有上千里路程。
抛家舍业逃荒于此的人,见识过南方的山水后,都没了回家乡的打算。
新的西河村,只有四十余口人的小村子,在勤劳的难民手中慢慢成形。
大家都明智地以邱家的屋子为中心,将屋子建在山脚下,有村中烧毁的房屋做遮挡,也能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
…
劳力多的邱家人,是唯一建两间半石半木屋子的人家,男女分住在两间屋子,门口就是简易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