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叫凌宏才,是今年和一批孤儿一起离开的。
他是我在路上遇到的少年,孤身一人没有家人相伴。
我们孤儿寡母的也不方便,便一路扶持着到了新安县。
又一路到了这里……”刘氏详细地说起她一家人的事。
紫玉从刘氏自报家门的话中得知,他们到坎子村后开垦出两亩荒地。
种的东西很杂,只要是能吃的都种有,多数时候都是靠野菜充饥。
坎子村的情况大都差不多, 这些人都是后来聚到此的难民。
村民见紫玉两人和善,都是有眼力的人,皆争相说起各家的情况。
坎子村眼下的人口约两百人,大都是得到一点儿消息,又忍受不了外面严重的赋税,才躲到此处。
各家都在山脚下开垦有荒地,因为粮种不足种的东西也是杂七杂八, 与刘氏的情况差不多。
情况最好的就是新村长戴江, 算得上是坎子村的富人, 也仅能混个半饱。
但不至于跟村民一样,瘦得皮包骨天天望着地里的那点儿收成过。
“你们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多注意地里的变化。
坎儿村每到收获季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