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和那几个人不是一个水平,他监工的同时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陈子凡说:
「你设计的新能源汽车我看了,两门小车的想法不错,如果能生产出来肯定也很精致,到按照你的标准,那台车的成本不可能只有四万块钱。」
陈子凡:???
「不应该啊,我算过了,全套生产下来我们至少还…等等!」
陈子凡这才想起来,他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新能源补贴,而且星尘科技对外公开的锂电池成本和实际上的成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才有计算偏差。
莫少昆也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如果我们的定位能再提高一点…达到7.99万~9.99万这个价位段,产品会更好,操作空间也更大。」
话虽如此,但7.99万能买到的油车一抓一大把,9.99万都能买人们眼中皮实耐造的日系车了,为什么要买一台新能源电车?而且还是微型轿车?….
「你算出来的成本是多少?」
「嗯…前期5.02万一台,产能上去了成本会降低,降到4.8万左右,但产能上去的前提是销量得高才行!」
「就按照现有标准来,一台入门级微型轿车,没有必要什么都上,要有所取舍才行,我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