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韬一直在筹划一个专门研究中医理论的机构,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像宋思辰窦方刚这些中医泰斗,他们虽然行医经验丰富,但在理论的研究上,还是不及年轻人活跃,不具备创新的意识。
苏韬也曾想过让凌玉来扛起这个责任,但凌玉还很年轻,担任研究所的所长,始终觉得压住了她的朝气。
廖华实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人选,但他虽然现在名义上是中医宗门的总盟主,名气很响,地位很高,但在医术的硬实力上,还是太过中庸,比之赵德风等老牌大医还是欠缺了火候。
当姚羽被北派中医推出来之后,苏韬安排人调查了姚羽的人品、性格、医术,以及他对中医学派理论的研究,最终确定他是自己最合适的人选。
“羽兄,你认为中医的未来,是单靠发展中医门店,或者开设中成药工厂,就能解决的吗?”苏韬问道。
姚羽若有所思,“短时间内可以形成一定的财富收益,但长远来看,总会遇到瓶颈。”
“你认为突破瓶颈的关键问题在哪里?”苏韬问道。
“想要加大对中医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姚羽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成立岐黄研究所,是为了专门对顶端中医理论进行研究?”
苏韬暗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