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铁定要涨的。”就像他跌价对面也跌是一个道理。
看着对面的张贴的今日米价:十文钱一斤
马如月乐了!
第一个回合她赢了。
“还有多少米?”马如月问江智荣。
“卖了三百多斤,咱们运回来的米都还有很多呢。”江智荣也觉得这一次好像是赢了:“我们也涨价?”
“贴个告示,三天后涨价,要买便宜米的动作要快。”她可是很仁义至尽了,至少进行了一个告知义务。
按照她的预算,这三天也差不多就是把对面买的米清空了,整体算下来亏的也就是一个人工。
不过,江氏米行的口碑却比对面的要好。
因为对面说没就没了;说涨价就涨,什么都是毫无预兆的。
而且,她会将这三天利用好,好好的给每一个客户聊聊。
“大婶,家里几口人啊,买这二十斤米能吃多久?”
“朱婆婆,家里远吧,您背着这二十斤米有点难走,秋菊,来,帮忙送到朱婆婆家里去。”
来一个聊一会儿,马如月就将客户的大致情况都摸清楚了。
也悄悄的做下了登记,东街的朱婆婆买米大约是在两个月之后了;西街的大婶家里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