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需要重构的,则是人工肌肉的拓扑结构。
这些人工肌肉当然不是自然状态下肌肉群的样子。自然演化下的身体结构存在太多“能用就行”的不合理之处。比如说,寒武纪古生物那非常随意的神经网络,很多都是中心对称甚至不对称的,与现代动物那些经过自然选择毒打之后乖乖左右对称的神经网络有天壤之别。
这种状况在生物演化早期开始,就极大的限制了绝大多数物种的智能发育。
脊椎动物的先祖,曾今因为抢占生态位的关系,退化掉了寒武纪大爆发时更古老先祖遗传下来的神经系统,只留下了尾部的一条大神经。而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当这些只剩下一条主神经的生物想要占据其他生态位的时候,这条主神经竟进化成了一套全新的、能够适应轴对称结构的神经系统。
这就是“脊椎”。
但这种“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故事,在演化史上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物演化都遵循“退化之后就不会重新进化出来”的趋势。
当然,一个物种也不会轻易退化掉什么机能。如果一个性状,不影响一个个体存活到“能够生孩子的年纪”,那这个性状就不会被淘汰掉——简单来说,演化的力量永远无法帮助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