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够了,一边玩去!“
......
苏落咳咳了两下,继续,
“各位,这个时候的周瑜,可谓是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你们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高级将领,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还娶了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你想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嫉妒别人呢,我们嫉妒他还差不多。”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品质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受冤枉的,蒋干确实到过周营,因为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蒋干没有盗什么书。看来历史有时候离我们真的是非常地遥远啊,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了。”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那为什么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非常高,而大众们提起周瑜第一反应就是“既生瑜何生亮”?
节目中,苏落提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
然后就三种形象的差距性,引用历史文学民间的各种典故穿插详细见解,周瑜是被冤枉的,委屈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