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追求的就是一种纯粹的、朴实的、天然的声音,它在唱法上不注重完美音色的呈现,而是将发声靠前,减少共鸣,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
学院派嘛,他们的演唱极为注重技巧的运用,把作品与西方音乐结合起来,发挥共鸣腔体实现换声,展示完美的音色,在唱法上带有浓厚的西式风格。
本质上呢,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民间派其实不都是以中国民谣、民歌作为创作基石?只是因为在不同的领域环境下按照不同的发展轨迹延续下来,而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罢了。
它们的都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都是民族文化的产物,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不管是“原生态”唱法,还是“学院派”唱法,只要是具有民族文化神韵、浓郁地域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脉的演唱,都应纳入“中国民族声乐”范畴。
你能把民族文化神韵唱出来,谁管你用什么唱法唱。道理说穿了都很简单,有什么好争的?
真正的矛盾在于,学院派流行开来后,在主流媒体上开始不讲道理的控制和制定标准了。那就和你是喜欢哪一种唱法无关了,这事谁都不能忍的,说好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非要我独尊儒术?现在还是封建社会么?
那民间派的也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