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叶落提笔、沾墨,稍作思考之后,便缓缓落笔。
“说实话,不太好写。”
“是啊,之前那首《水调歌头》实在是太好了,我估计就是叶老师也很难超越。”
“珠玉在前,压力肯定不小。”
“国画协会真是把文院的人给救了。”
“要是把《水调歌头》放在最后就好了。”
台下的说话声此起彼伏。
但大家却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大屏幕。
可当叶落落笔之后,场下直接停止了议论,很多人都懵了一下。
因为,叶落写的是《水调歌头》!
“这是什么意思?”
“再写一首?”
“明月几时有……这也就是之前那一首啊!叶老师就是想重写一遍?”
“估计是吧。”
“咦?不对啊,后边还有序?”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不同。
叶落再把《水调歌头》这首词写完之后,又在后边补上了一个小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并且,他在最后的落款,写的是苏轼!
大家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叶落写诗一直都是这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