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够扛起这个责任,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够为万世开太平。
人间是属于每个人的人间。
天下百姓何其多,而读书人又有几人。
纵使读书人各个修成三不朽,人人可比至圣先师在世,想要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就好似一群骡马拖拽这一亮没有轮子的货车,十分力量能有一成的作用就已经是侥幸了。
如果天下间所有人都能够读书,即便不需要他们有多高深的学问,只需要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这些是为了什么,怎么样才能让日子变得更好,遇到灾难时,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快的摆脱危险。
这样才能如人之五指,齐心同力握成一个拳头,一分力就可成十成功。
这并不只是儒家的问题,而是所有学问教宗都有的问题。
总是将其他人想的过于愚蠢。
就好似儒家总喜欢说仓廪足而知礼仪这种蠢话。
有时候李诚敬在想,如果当初他的家乡中的百姓,都是读过书的,知道该怎么自救,如何自救,齐心同力,他们又何至于举族迁徙,自己又怎么会落难,让自己走上这么一条不归路。
从那时候起,李诚敬就开始对儒家,甚至百家的疑问起了怀疑。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