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低音伴奏形态,右手轻巧的弹奏出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陡然活跃起来的旋律仿佛少女明朗而欢乐的银铃笑声。
左手平稳流畅地弹奏出分解和弦,亲切而温柔,仿佛男人不断回应着恋人的絮语。
所有的质疑和嘲讽在动人的乐曲中烟消云散。
这首传世之作致爱丽丝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由古典向浪漫主义过渡的代表性曲目,极具个人色彩。
传闻这是一首他写给心爱之人的曲子。
比如A部之后以贯穿手法进入插部二,音乐情绪的层层推进,热情犹如火焰般不可抑制的燃烧起来,同一个低音的不断持续,似是男人炽烈的心跳,诚挚而坚定的表白,海枯石烂、不可转移。
低声部的和弦仿佛少女欣然接受了他的表白,最高音处,一连串华丽的半音阶下行,一对相恋的爱人偎依在一起,心心相印、互诉衷肠。
最后的最后,乐曲再次回到最初的a小调,逐渐变得轻柔的音调中,仿佛看到一对执手相望的恋人,在渐渐弥散的音乐中定格。
没有华丽的乐章、没有卡点的节拍,亦没有高难度的指法,一个自由的灵魂、和一双灵巧的妙手,将简单重复的音符,重新赋予了生命。
一曲尽终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