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宣传部文艺局的处长苏晓卫。
陆恒这个十八岁的新秀,还是从山区脱颖而出走上全国的舞台,自然让这些评委注意到了。
比赛结束后,除了常丽这些教授建议他考一个表演专业外,苏晓卫也抛来橄榄枝,想找陆恒试镜她自己编剧的一部电影。
但在上一世的陆恒看来,去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個好工作,他马上就是公家人了,干嘛还要去考?
考不考得过不说,就算考上了,每年二三十人,有几个能成名?最后说不定还不如自己铁饭碗香!
98年的时候,华戏和京影96级明星班还没有发力,才十八岁的陆恒自然没有这个先见之明,更何况那时候还没有让人咋舌的天价片酬。
倒是拍戏他有兴趣,但去试镜后告诉他要脱产几个月,他又舍不得那个铁饭碗,也放弃了。
后来陆恒才知道,那部电影,就是让刘业崭露头角的《那山那人那狗》,苏晓卫是编剧,导演是她老公霍健起。
当时陆恒后悔得连叫大意了,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因为这件事,也给他开了一扇天窗——
千禧年父亲去世后,陆恒终于下定了决心,辞职去参加艺考,但连续两年都没考上,反而在京城的群演里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