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组稿提供一二助力……”
要说八十年代初期国内的文坛谁最红,姜子隆应该算得上是当红炸子鸡。
《乔厂长上任记》一鸣惊人,成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后他又创作了多篇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得到了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一片好评。
近两年,有好事者将他与马骥才、杭鹰并称为津门文坛的“三驾马车”。
作为改革文学的开拓者,姜子隆委实是个大忙人,是全国诸多文学报刊追逐组稿的对象,同时还要为创作长篇积聚精力。
林为民给他写信纯粹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上三杆子的想法。
同样的信,他写了不止一封,刨除曲小伟这个已经半途而废的之外,班里几乎每个同学他都给去了一封信。
别的编辑约稿、组稿看的是名气,林为民玩的是概率。
《当代》改版已经出了两期,随着用稿量的增加,组稿难度陡然上升,编辑部的同事们最近压力都很大,要不然一向咸鱼的他也不会厚着脸皮给同学们写信。
林为民每天在工作之余写上那么几封约稿信,连续一个星期时间,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了他在给同学们写信约稿,心中都有点期待他这一波广撒网的效果。
三封信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