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是本奇书,但自诞生以来争议很多,历来被统治者列为禁书,连风气开放的民国也不例外。
但在建国以后,这部却被出版了。
1957年,经过老人家首肯,国文社以“文学古籍刊行社”这个副牌社的名义,按1933年燕京古佚刊行会集资影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为蓝本重新影印了2000套,影印版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共两函二十一册,其中正文二十册,二百幅插图辑一册。
所谓“函”,是函套装,用是指用书函来包装古书的方式。
函套一般以草板纸为里,外敷以布做成,可用来保护古籍,包容全书。
国文社出版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四合套,即函套围裹全书封面、封底、书脊、书口四面,除了这种包装方式,函套装还有围裹全书六面的“六合套”和在开函处挖作云环形状的“云形套”等方式。
这一套《新刻金瓶梅词话》在发行当年的售价是40元,面向的读者群体非常窄对购买者有三个条件:一、年满45岁;二、已婚;三、要求必须是各省S高官、副书记以及同一级别的正副B长。
每部书编了号,购买时还要登记。因此,这一版本的《金瓶梅》也被称为“部长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