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还有自己的底线、原则与良知,殊为难得又殊为珍贵。
天下还有很多读圣贤书,受圣人教诲,保持着一颗为国为民之心的读书人。
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天下这个民族就真的没救了。正是因为有他们——哪怕人数很少,这个天下才不至于彻底陷入黑暗深渊。
他们,是天地的脊梁,是万民的希望。他们,能够走向未来。
——世事人情,矛盾且复杂,文明史也是在这种复杂与矛盾中螺旋向前。
回到东宫,赵宁叫来了黄远岱、扈红练等人。
扈红练、陈奕本身是一品楼与长河船行的核心当家,有自己的事务需要统筹,做反抗军的当家的只是形势需要,如今皆已回归本职。
取代他们的是赵逊、赵烈等赵氏族人。
因为国战需要,赵氏在乾符十二年之前,让很多旁支偏远子弟回归晋阳,接受了秘密训练,如今赵氏的修行者力量足够强。
这些赵氏族人里,未必人人都能有反抗军那样的觉悟,愿意为天下苍生的公平与尊严而战。
但要说到赵宁想要赵氏长久做第一氏族的万世基业,就没有人不认同。在这个前提下,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跟他们讲一讲,他们自然能跟反抗军同一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