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大军矛头直指汴梁,对方的刀尖就到了心口上,他已是身家危急。
张京回到大堂,将谋主郭淮叫了过来,两人就眼下形势紧张合计。
“火没烧到杨延广自己身上,他当然可以当作什么事都没有,我就不信如果反抗军主攻的是徐州,他能让我稳稳不动!”
说到这,张京陡然闭上嘴巴,脸色愈见阴沉。
根本不用“不信”。
事实摆在面前。
之前反抗军在东线做出大举进攻的架势,杨延广开始立马让他从汴梁出击,在西线展开攻势作为策应、分担压力。
他在赵玉洁的指点下稳住阵脚,没有轻举妄动,事实证明这份决定非常正确,因为反抗军的主攻方向的确不是徐、泗,而是汴梁。
倘若他当时出兵了,必然落入反抗军的杀阵,被迫在野外与之交战,说不定现在已是损兵折将、大败而还。
从结果上说,张京的行动有益无害,但从君臣关系上论,他毕竟违抗了杨延广的军令,当时杨延广天天派人来催,最多的时候一日派了三波使臣来,张京执意不肯出兵,双方可是闹得面红耳赤。
他是新近投靠吴国的诸侯,而且还是势力强悍的诸侯,本身就容易招惹君王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