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
这方面,魏平安得天独厚。
魏平安感觉自己来到上海,最大的收获就是再次感受到了“不设限”购买的乐趣。
跟京城的制度不同,里弄里的纸烟店、一些大点的水果店、副食店都是收外汇的。
而且,非常的积极和踊跃。
醒来的第一天,魏平安下楼吃了饭,顺便就逛了一圈那个名叫“长白商店”的口字型建筑物。
询问了销售员,得知可以外汇支付的信息后,魏平安是打算买几包烟的。
闷在屋里搞创作也是很费烟的。
这个年代烟民的口号是:“一云二贵三中华,红塔山下阿诗玛”。
魏平安看到了一个销售员正在往柜台玻璃第二层摆放两罐铁管的中华。
就是圆圆的,50支装的那种……
“同志,这个香烟多少钱?”
“中华铁罐滤咀50支的,1.5元……”
嗯,价格既贵又便宜。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很贵。
对于怀揣按箱算的美刀的他而言,便宜的丧心病狂。
滤咀中华20支5毛一包,牡丹滤咀20支4毛8……
经由营业员介绍,滤咀香烟是头一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