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这好像是……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九针十二原篇,岐伯说过的一段话吧?
学医就是这点不好,要背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陆九记性不错,黄帝内经他也是经常读,所以对原文也颇为熟悉。
此时这段内容出现在他脑海里,除了熟悉之外还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悟。
就好像有人在陆九的脑子里教他如何在针刺的时候把握气机,要知道一切针刺治疗的关键就在这“气机”二字,气机没有找准,就等于辨证没有明确,严重点出人命也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黄帝内经灵枢第一篇最为核心的内容。
经过这一番知识的洗礼,陆九感觉自己以前学的针刺根本就不是基础,跟这次的感悟比起来,怕是只能算入门。
这可就有点夸张了!
往后岂不是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