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医馆内,田学林的两条大腿内侧,都被陆九给扎了三针。
董氏奇穴的针法是不讲补泻的,它的针都是平补平泻,核心是动气,故而称之为动气针法。
所用刺法也基本上是正刺、斜刺、深刺、皮下刺、巨刺等手法。
所以这门针法对于刺穴的深度是很有讲究的。
陆九尚且还不熟练,不过他倒是觉得董氏奇穴的创立,似乎与黄帝内经脱不开干系。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里就阐述了各种针刺手法。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诸经荥俞臓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官针这一篇讲的其实就是所有的针法技巧,适应全身不同病变有九种刺法,适应十二经络不同的病变有十二种刺法,治疗五脏相关病症的有五种刺法,合起来就是二十六种针刺手法。
后世也称之为官针二十六刺。
可以说现代很多创新的针刺手法,都能在黄帝内经中找到源头。
“感觉怎么样?”留针几分钟,待得气至,陆九便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