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理论技术还是实用技术上,只要是能有突破的,都能得奖。”
“我打算冲一冲,之前不是有个叫王建成的学长做了初级人工智能吗?我想找他聊一聊,看能不能应用到其他领域.”
“可以的,我也试试,我还是做热动力方向吧”
“热动力方向很难出成果啊,就算出了也不好评审吧?”
“管他呢,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能急功近利的方向,短时间不出成果也没关系,我可以去申请那个什么筑基补贴,一个月也有几百块钱呢.”
“筑基补贴,听着像的内容”
“是筑造基础的筑基.”
陈念听得有些感慨。
现在,学校里对于“真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多了。
并且,这种投入不再像多年以前一样,只偏向于几个重点研究室、几个重点学生,而是雨露均沾,鼓励所有人都参与到科研工作里来。
虽然确实有些人是打算骗个补贴躺平的,但综合来说,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再加上学校几次重点宣传,现在,学生们之间讨论的话题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
从怎么获得领导的欢心、怎么能用学生会工作刷绩点、怎么参加学校组织的汇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