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是为了解决191堆能量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在设计方案时,他着重关注的也是所谓“轻量化”的问题。
但很显然,以研究所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根本撑不起这样的轻量化设计。
盲目追求增效,带来的就是稳定性的大幅降低。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想办法提高己方的技术能力,突破矛盾的阈值。
然而,这哪里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事情?
任重道远。
陆擎舟突然觉得有些惭愧。
距离彭士禄彭老爷子搞出第一代堆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当年他们在深山里没日没夜地研究,才最终打破了那个“0”的魔咒。
他们所期望的,无非是后人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努力再向前攀登,彻底奠定华夏核动力工业的基础。
但实际上呢?
自己这一代人做得,确实不尽人意。
看到陆擎舟失落的神情,身边的研究员也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便开口安慰道:
“陆总,没关系,这些问题我们再想办法解决。”
“确实是有客观因素的,老美的技术封锁太严重了。”
“传感器传感器买不到,材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