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就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全氮阴离子盐。
这么说起来,似乎还是挺奢侈的。
有可能颠覆整个工业体系的材料,居然拿来放烟花。
但没办法,不放这场烟花,我们有可能失去将它好好使用的机会
陈念把自己的推算跟李想一说,后者挠了挠头,有些无奈地说道:
“我还以为所谓的工业化量产,都是以吨为单位的,没想到居然是克。”
“这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陈念对着李想翻了个白眼,这小子纯粹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要知道,当年老美号称合成出金属氢的时候,那重量可是以毫克计算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想说的也确实是个问题。
这样的产量对比整个工业体系对常温超导材料的需求来说,实在是太低了。
电力系统里,电线需要金属氢,发电机需要金属氢,储能电池需要金属氢。
交通运输方面,每一辆电动车都需要数量巨大的金属氢。
半导体行业就更不用说了,在技术发展成熟之后,这一定是金属氢的天下。
怎么做到把金属氢的产量提升到与现如今的钢铁产量相当,才是这种材料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