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齿鳄一旦形成规模优势,只要发现阴刀水蚺的遗迹,也会举“兵团”之力,将其撕成碎片。
以齿鳄兵团近年来的强势,可想而知,阴刀水蚺的种群数量,肯定是逐年下滑的。
阴刀水蚺伴游的二十分钟,大概是旅程中仅有的一点儿“危机”点缀了。
饶是如此,尽可能保持了最高时速的浮筒船,也花了半上午的时间,才穿过了受山势坡降影响的50公里复杂河道,抵达了文慧兰所说“百丈岩”的位置。
多少有点儿出人意料,在这处已经无限接近于“活化区”的边缘危险地带,竟然有一个颇有些规模的补给站。
这片水域,河道弯折迂回,两岸地势相对平缓,东边凸岸堆积,地势较高,能清楚看到,有破旧但貌似比较坚固的建筑物,零零落落分布在那边,边缘还有一些防御工事陈列。
在河道中,甚至能听到岸上隐隐传过来的人声,感觉人数不少,相当繁荣的样子。
文慧兰简单介绍:“这是一处货物堆场,兼做补给点,很多大件物产会在这里装船,运到下游去,晚上也会有一些人驻守。如果入山时间不巧,入夜前回不到前进基地,这里也是个选择。”
“这地方是不是叫‘鹰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