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投资300万。其中100万我自己出,如果你们想要,可以分给你们一份。”
“哇!能不能赚钱?”
“这谁敢保证?五五开吧!不过以后我们就是电影圈的人,不仅走出去有面子,还能泡小明星。呵呵。”
“我算我的。”
“给我留一份!”
“……”
众筹的过程相当顺利,其他每个人都认购了一份20万。李缘同样也认购了一份,甚至察觉到应馨有点犹豫,就主动为她认购了一份。
虽说知道这钱基本上扔水里了,但没必要众人皆醉我独醒。20万港元又不算多!
要知道,这些人都是黄娇娇的狐朋狗友,所以这笔投资主要还是社交属性。就像当年《赌场》出版一样,这些人也曾经出钱捧场,现在就换成了李缘出钱捧场。
某种方面说,明知道坑,也要往下跳。这也是一种礼尚往来。
然而就在这时,孙浩江突然大大咧咧的指向李缘和应馨:“你们内地人钱又不多,没必要这样。心意我们收下,钱就给10万吧!呵呵。”
应馨倒没有什么被冒犯的感觉。
在这个年代,港台普遍比较歧视内地人,不自觉就会流露出有那种